English

融抽象于本土

静静的领域
2000-03-19 来源:光明日报 宗河 我有话说

抽象艺术是20世纪人类艺术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,它出现在中国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,然而已经产生了一批成熟和有个性的艺术家。

白明的抽象绘画有自己的清晰路径,那就是作为陶艺家的他把在长期摆弄泥土过程中形成的审美趣味,不知不觉地移到画布上。他从陶土、釉药、窑火这些物质材料中意识到:中国的本土文化正是从这里开始的,要从中国的本土文化中寻找精神资源,这“资源”其实就在自己糊满泥土的手中。正是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追慕,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底蕴。无论是江南丝竹般的温润,还是黄钟大吕般的交响,均能传达出一种古老而久远的文化气息,这里既透露着清静优雅的文人格调,又折射出深厚凝重的汉唐风范。白明从不使用浓艳、强烈的色彩,他的画基本保持在灰调与黑调之中。那些安静的灰调作品,很容易把我们唤回到空灵淡泊的水墨天地;那些凝重的黑调作品,又常常把我们带到北派山水浑厚华滋、深冥幽邃的境界。因此,他的作品虽然从形式上看是源自于西方的抽象艺术,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却为他的作品平添了一种典型的“中国情调”。在他的作品中,东方的文化内涵不是通过符号来体现,而是通过整体的结构、肌理、色泽来显示。他的整个艺术气质和创造激情贯注到了作品的深层,在那里,形成了鲜活的灵魂,也形成了深厚、自然、阔大的境界。

白明在他画里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具象说明,仅仅保留物质世界的微观与静止状态,类似在显微、放大镜下所呈现的万物。具体说明性的视觉语言流失了,只看到纯属视觉的元素。这种微观而静止的元素,不是显微、放大镜下的生物体,而是白明做陶一向熟悉的泥土和色彩,原本通过窑烧所产生的不可预期的变化。在这种有形(预期的部分)与无形(不可预知的部分)之间,视觉和话语只好滞留在模糊和暧昧的状态;因此,白明的敏锐感受能力,就尽情发挥在这种介于有意识与无意识的过渡地带,透过放大物质的细部而静观物象。他借这些简约、纯粹的物质分子,将他的精神状态提升到朴实无华、毫无虚矫的境界。

若从形式的角度看白明的画,我们不难从中感到一种秩序的存在,以及对均衡、节奏的有效安排。他将不同的视觉元素排列组合,造成一种富有秩序感的抽象结构,从而使“事物的秩序不再是一种依其意义而定的客观的分布状态……而是一种有关纯抽象世界差异性的精确的视觉辨析……一切都沐浴在水晶般纯净的理想境界中”(洛特语)。正是通过这种“精确的视觉辨析”,才有可能将抽象艺术引入一种纯粹的语言状态……抽象艺术在中国,既需要本土文化精神的充实,也需要严整的形式法则的支撑。而白明的艺术在这两个方面正是齐头并进的。中国的抽象艺术将在这种“并进”中走出自己的路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